UASE 2025观察:不只是大疆无人机,低空经济也已起飞

雷科技
关注

除了无人机,还有什么?

在1月的CES、2月的MWC、3月的AWE后,属于5月的UASE 2025如期而至。

和前面三次主要面向消费者群体的大型会展不同,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UASE 2025)更像是一个为产业链提供的舞台。当然,除了买卖双方可以再次精确对接自己的产品需求外,我们消费者也能从其中领略到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和趋势。

1000031133.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此次,雷科技继续派出现场报道团,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一手消息。在逛遍了整个展馆、走过上百个展台后,就让小雷为大伙分享一下自己的逛展感受,带你们看看那些无人机厂商和供应链厂商们,在本次展会上都有哪些值得一提的创新成果。

不只是大疆,无人机琳琅满目

不得不说,尽管我已经数次来到这个会场,但是当我再次踏入深圳会展中心,依然会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科技感与未来感的世界。

尽管和展览有关的主要就两个馆,但是其中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控系统、航电系统、动力系统、材料厂商、反无人机设备等各类先进的产品及相关技术,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既然是国际无人机展览会,那我最关心的自然还是无人机展品。

1000031066.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作为海内外最负盛名的无人机品牌,位于1B263的大疆展台(DJI)早早就被与会者挤了个水泄不通,围着展台拍摄的人群里不仅有国人,还有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人士,不难看出人气之高。

大疆此次参展展出了其最新的轻型行业无人机——Matrice 4系列。

事实上,和只见过小型无人机的小雷想象中不同,大疆Matrice 4的机身并不算很大,这款产品也继承了大疆Matrice系列一贯的专业、紧凑和可折叠的特点,可通过折叠大大减小了收纳体积,便于运输和存储,深灰色的外观,也确实符合行业应用的专业稳重感。

1000031068.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据悉,大疆Matrice 4包括了两款机型,Matrice 4E和Matrice 4T

其中,Matrice 4T配备广角相机、中长焦相机、长焦相机、激光测距模块、热成像相机以及近红外补光灯,适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抢险、公共安全和水利林业监测等重要领域。

Matrice 4E则配备广角相机(通常拥有更大的CMOS传感器和机械快门,专为测绘优化)、中长焦相机、长焦相机和激光测距模块,专注于高精度的专业测绘和细致的表面巡检。

1000031069.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搭配这款产品的,还有全球首款可车载部署的无人值守平台——大疆机场3,号称将无人机的作业模式从“人工操控”推向“全自动部署”。

对了,大疆在现场展示了自家产品在农业、公共安全、测绘等领域的成熟应用案例,比如什么喷洒棉花脱叶剂、农药播撒;搭载可见光、红外用于应急搜救、交通管理、灾情评估等场景;还有高精度测绘方面的应用,也算是长见识了。

除了行业无人机,现场也有不少其他种类的产品。

重庆驼航科技的重载无人直升机吸引了不少目光,根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驼航科技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应急消防/救援领域、国土资源勘测领域、高原/岛礁等运输领域与科研挂飞服务领域等,是低空特种物流领域中实战应用最多的型号之一

1000031080.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同类型的厂商还有海利天梦,他们也在现场展示出一大堆中型无人机,还蛮壮观的。

5c2ba19a54ca2afc61173c6ed9112bf.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深圳哈鸣科技旗下的BETAFPV百达,则带来了数款自家的微型穿越机产品。

这些产品里,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Pavo20 Pro O4 Pro,这款产品本质上是他们在去年发布的自家主力微型四轴飞行器——Pavo20 Pro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性能更强的DJI O4 Pro图传系统,为追求高质量画质和流畅飞行体验的FPV飞手提供了一个优秀的选择。

1000031091.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现场打卡关注,甚至还能亲自体验一下,你别说,这种FPV飞行的感觉还挺上头的,这下不装逼也能飞起来了。

就是里头的画面原来是2D的,这点让我有点滤镜破碎的感觉。

1000031090.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要说还有啥乐子,我还真在现场看到了几个挺有趣的产品。

一飞智控在现场展示了一艘型号为JH650的水下探测无人艇,据悉该产品的远控距离达到了15km,最大静水航速约为20节,可自主展开400m以内浅水域的海底地形侦查任务,算是把无人机的领域从空中带到了水里。

56f81dd0f7d53ede84dcb2a5422ae34.jpg

来自北京的云圣智能,则在现场展示了一款设计非常有意思的无人机机库,它的外观是这样的:

怎么样,看上去是不是非常像钢铁侠的胸甲?

对了,这款产品还有一个超级中二的名字,叫做圣Max·战袍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

1000031104.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根据展台人员介绍,该机采用“一库双机”的机库设计,主要面向工业级巡检应用,能够支持2台无人机双机并行作业与单机交替作业,从接收指令到起飞只需1分钟,同时还支持快速充电自动更换吊舱等功能,理论上可以覆盖8km半径的巡视范围。

根据我的观察,这种“无人机+全自动机场(机库)”的“无人机巢”或“Drone-in-a-Box”模式,正在成为当前工业无人机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包括纵横昆仑、普森科技在内的多家企业,在本次展会上主推的都是这种一体化机库,这种产品的普及有望解决传统无人机作业中人力成本高、效率受限等痛点,实现真正的无人化、常态化、智能化巡检。

1000031093.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目前,云圣智能已经和东山文旅集团达成了合作,力求为智慧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数智动能。

需求见涨,无人机产业链加速升级

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深化,无人机产业链也在蓬勃兴起。

在这一背景下,UASE 2025展会上也不乏产业链企业的身影。在9号馆里面,就不乏展出高性能复合材料、高密度固态电池、高转速无刷电机、侦查/反制/干扰设备等技术在内的多种创新成果,以适应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北京健帆科技的站台上,我看到了很多种固态电池产品。

其中比较亮眼的,应该是他们在今年推出的TG系列特种电池,据悉这款电池实现280Wh/kg能量密度,支持5C持续放电,循环寿命达600周(0.5/3C条件),寿命为常规电池3倍,专为无人机教育培训场景深度研发。

1000031130.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在谈及产品的供应情况时,展台工作人员表示,能够理解民众对固态电池的顾虑,但是固态电池是解决当前锂电池能量密度瓶颈和安全焦虑的终极方案之一,相关应用已经得到纵横昆仑等企业的积极试验,凭借定制化性能与稳定输出、超长航时等特性,TG系列电池也已经和多家无人机培训机构达成合作,证明了其可行性。

目前,他们的实验品数据已经突破了400Wh/kg能量密度,值得期待。

除此以外,现场还有赛科动力、嘉盈时代等厂商在展出固态电池或半固态电池,技术方向空前一致。

再往前走,还能看到一些见招拆招的组件。

像历正科技展出的这种无人机干扰拦截设备,近些年大家应该见过不少,同类型的产品,在展会上还发展出了背包型无人机干扰器和反无人机车载防御系统等,主打的就是全场景精准打击。

1000031131.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然后呢,在一街相隔的另一个展台上,星深未来正在展出自家的WL836八通道抗干扰系统,号称是能对抗七个干扰,在卫星拒止和强磁干扰的环境下进行作业,类似的抗干扰模块在这次展会上也不罕见。

1000031132.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主打的,就是一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有趣的是,与UASE 2025的热闹相比,展厅中的材料厂商则略显尴尬。

因为疑似为小米SU7 Ultra提供碳纤维材料而小火起来的中复神鹰、吉林化纤,在现场展出了包含碳纤维板、碳纤维原丝在内的一系列材料;来自江西的迈得机电,除了自家的新品电机外,也展出了包括CB2系列碳纤维超轻桨在内的多种复材零部件。

1000031083.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我在相关展台逛了一圈,感兴趣的人还是不少的,很多厂商也将低空经济视为一个广阔的潜在市场,但是大多数厂商的产品其实并没有明显差异化,这导致他们之间只能打价格战,竞争异常激烈。

“因为材料价格透明,有制件能力的材料商,肯定是会以供应制件为目标,”一位参展的行业人士表示,“毕竟制件不管从附加值还是技术角度来讲,含金量都远高于单纯的材料供应。”

成为有制件能力的复合材料商,显然会在市场的竞争中更加具备价格优势。

无人机爆发背后,低空经济已经起飞

对于低空经济行业而言,2025年正是国内的快速发展期。

在政策层面,国家持续出台利好政策,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各地政府也积极布局,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技术方面,熟悉数码行业的读者应该知道,国内电池行业在今年取得了重大突破,而电池能量密度上的飞跃,有望使得无人机、eVTOL的续航里程和载荷能力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和航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更是让这些产品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机体结构得以受益。

最重要的是,就在本周三,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表示,要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这也使得行业应用场景有望从传统的农林植保、地理测绘等领域,逐步拓展至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文旅观光等新兴领域。

特别是物流配送,美团、京东和顺丰等企业对无人机配送已经做了多年技术积累,就等着全面落地了。从我过往参加美团无人机配送活动的经验来看,市场潜力还是很巨大的。

1000031111.jpg

(图源:雷科技摄制)

在UASE 2025上,不难看出国内厂商对新政策的反应普遍是比较积极的。

从供应链端看,政策的东风显然加速了核心部件的迭代升级。不断突破能量密度上限的高压固态电池,积极向复合材料制件拓展的原材料企业,现场还有基于无人机自动化巡检和AI智能分析技术的遥感平台,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AI视觉导航技术,发展方向可能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

这倒也不是说,低空经济的发展会是一件顺风顺水的事情,就目前来说,固态电池的发展固然让人欣喜,但距离实际应用似乎还有些时日,现场有不少技术和复合材料都还是限制在宣传的阶段,而大部分二线无人机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些技术何时能落实到了实际的产品中,依然是未知之数。

但不管怎么说,政策与标准的完善,确实为上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而eVTOL的商业化破晓,无人机应用场景的纵深拓展和低空智联网的加速构建,则会持续推动产业的创新升级。在我看来,这预示着一个更加立体、高效、智能的低空经济新时代正加速到来。

我有理由相信,2025年的天空,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值得期待。

       来源:雷科技

           原文标题 : UASE 2025观察:不只是大疆无人机,低空经济也已起飞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