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来源丨一加手机微博
一直以来,红米牢牢把控着“极致性价比”的标签。可是最近不少人突然发现,这条标签粘得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牢靠。
“西装暴徒”刘作虎重归 OPPO,带着“不将就”的一加,生生把红米的这条标签撕开了一道口。
一加“红米化”,小米要难受了。
一加 Ace 2 发布,OPPO小米贴身肉搏
“不将就”的一加这次格外“不讲究”,2 月 7 日发布的一加 Ace 2 主动往自己身上贴了“极致性价比”的标签。
一加放出大招宣称要“淘汰 8GB 运存,普及 16GB 运存”,12GB+256GB 的 Ace 2 起步机型价格仅 2799 元,与之相比, 红米 K60 的 12GB + 256GB 机型发售价为 2999 元,价差约 7%,超过了价格敏感型用户在意的 5% 红线。
可能更令红米感到不安的是,一加 Ace 2 三款配置机型其中两款均低于 K60 同款配置机型发售价,还有一款 16GB+256GB 的机型插在 K60 的价格中域,红米没有同款机型与之竞争。
OPPO 这张“一加牌”初显成效,一加官微公布了首销日成绩,“京东天猫首销日销量超友商 A 和 友商 B 首销日销量的两倍!成为 2022-2023 所有安卓手机首销日销量冠军!”。这个友商的称呼,这两个等式,明眼人都知道是冲着红米来的。
▲图片来源:一加手机微博
一加首销日当天,升任小米集团总裁不久的卢伟冰迅速在微博上官宣 K60 系列降价,K60 全面开启“512GB普及风暴”,12GB+512GB 机型降价至 2999 元,16GB+512GB 机型降价至 3299 元,很难不让人认为是红米感受到压力而做出的应对。
机型贴身肉搏,双方也开启了你来我往的舆论战。
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隔空喊话,“产品力不行的手机,没有诚意的降价也无力”,“不要把这个世界让给平庸的产品,这是产品主义者的胜利”,“我们不会用牺牲配置和体验的方式来获取利润”。
卢伟冰则转载了知名数码博主“魔法师蛋小丁”的微博,“插帧芯片、线性马达、大曲面和快充这些东西在中端机上越来越常见,但屏幕却是阶级分明,因为好屏幕的性价比太低了”,似乎暗指一加 Ace 2 的 1.5K E4 屏不如 K60 的 2K 屏。
屏幕确实是一加 Ace 2 的弱点,其发布后曾一度陷于“绿屏门”事件。不少用户心理预期一加新机应该用最新的三星 E6 屏,最终却是天马屏,还有部分用户入手后发现屏幕在特定界面会产生绿屏现象,因此在网上发表了对一加 Ace 2 屏幕的不满,这给一加的“红米化”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红米 K60 的 2K 屏在 2000 至 3000 价位是唯一的存在,这是消费者在乎的核心配置之一,卢伟冰选择打屏幕牌也就不足为奇了。
酷安上两家的簇拥者更是吵翻了天,红米粉丝质疑一加销售数据造假,言必带上红米不要脸蹭热度,一加粉丝嘲笑红米用户被“价格背刺”,调侃卢伟冰暗讽友商的降价剧本上演在了红米自己身上。
这么多年来,小米和 OPPO 作为两家品牌调性、产品策略和用户人群井水不犯河水的手机厂商,这次杠上了实属罕见。
手机竞争白热化,各家纷纷整绝活
时间回到 2020 年中,在各种猜测中,刘作虎回归 OPPO 的消息尘埃落定,此后他出任欧加控股高级副总裁,公司产品线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欧加旗下产品规划与体验。
放“虎”归山的 OPPO 为何又召回刘作虎?原因恐怕很简单,当时几年 OPPO 多款机型销量数据不尽如人意,而一加这个藕断丝连的子品牌同期表现高歌猛进,销量和口碑均有不错表现,OPPO 需要这名猛“虎”带领 OPPO 刷新业绩。
刘作虎回归 OPPO 前后,有传言称一加将被放弃。直到 2022 年底,OPPO 宣布“未来三年给旗下子品牌一加单独投资 100 亿资金”、“未来三年一加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可以为 0”,传言才彻底终结,也间接释放了 OPPO 杀入性价比机型市场的信号。
▲图片来源:Redmi红米手机微博
有不寻常人事变动的还有小米。2022 年 12 月 22 日雷军发布内部信,宣布掌管红米的卢伟冰升任新一任小米集团总裁,全面负责小米手机业务。有市场分析认为,罕见地由一位掌管性价比机型的领导掌控全局,这一举动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小米手机接下来定会咬紧销售数据不松口。
为何 OPPO 小米双双换帅?原因无它,手机市场竞争已经卷起来了。2 月 17 日中国信通院发布报告,数据显示 2022 年智能手机出货量 2.64 亿部,同比下降 23.1%。
具体到手机厂商,国内手机市场份额数据同样不乐观,IDC 公布的 2022 国内手机市场份额数据表明,除了苹果荣耀逆势增长外,OVM 三家的市场份额均出现了明显下滑:vivo 的市场份额从 2021 年的 21.5% 下降至 2022 年的 18.6%,OPPO 从 20.4% 下降至 16.8%,小米从 15.5% 下降至 13.7%,三家降幅均在 10% 以上。这还是华为被暂时“封印”时期的各家表现。
国际市场表现也不乐观,IDC 数据显示 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约 12 亿台,较上一年下跌 11.3%。糟糕的是小米和 OPPO 的跌幅远超整个大盘。Canalys 发布的数据显示,小米 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近 1.53 亿部,同比下降 20%,OPPO 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 1.13 亿部,同比下降 22%。
▲图片来源网络
国际和国内市场销量份额双下降,反映的是经济大环境的困难和消费的疲软。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预测,2022 年全球手机用户换机周期达 43 个月。CINNO Research 资深分析师刘雨实表示,预计中国市场换机周期已延长至 32 - 36个月。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在如此的大环境下为了避免变成 others,提振销量保住份额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否则自己就是下一个珠海小厂。单价亲民的次旗舰性价比机型往往是手机厂商的出货大头,是销量和市场份额的双重保障,做好它尤为重要。
单价亲民的次旗舰性价比机型多重要?CINNO Research 2022 年 5 月发布的数据表明,红米销量占小米总销量的 83.6%。若红米表现不好,势必影响小米的销量和市场份额。
▲图片来源:OPPO微博
反观 OPPO,在一加回归前它并没有单价亲民的次旗舰性价比机型,甚至还被不少人调侃“高价低配”。
和多年焊住性价比之门的小米相比,OPPO 急需一块金字招牌重振表现,最终重任落于旗舰机型品牌一加的身上。把一加“红米化”这张牌看似凌厉,想必背后少不了壮士断腕的悲情,毕竟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因此,无论是 OPPO 和小米换帅,还是 OPPO 把一加这块金招牌“红米化”,或是 K60 降价,都是为了维持住自身的体量。
可以预见,包括一加和红米在内的性价比机型未来一定会打得头破血流,高性价比手机的门注定不会被某一家单独焊死,也许会呈现大家轮流守门的局面。不过站在消费者角度看,这种竞争是有利的。
手机厂商的出路不在手机
钱包的不允许加上消费者的观念转变,让一众手机厂商面临分外棘手的局面,强如苹果也得一边脚踏实地一边仰望星空,同样在打造着属于苹果范畴的高性价比手机。
几年前,苹果推出的 iPhone XR 和大力推广的 iPhone 数字系列均大获成功。Omdia 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苹果两款“性价比”旗舰 iPhone XR 和 iPhone 11 出货量分别为 4630 万和 3830 万部,仅 iPhone XR 一部手机就占据了当年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近两年,苹果也开始在天猫官方旗舰店不时进行打折促销优惠,2022 年更罕见地在 Apple 公众号上官宣了降价促销活动,降价的 iPhone 数字系列成了不少苹果用户眼中的高性价比“神机”。
另一方面,苹果则是大力推动 Pro 系列 iPhone 的打造和营销,巩固苹果手机的硬件标杆地位和客单价,还多端发力,Mac、iPad 和 Apple Watch 一个都不落下,甚至“一条路走到黑”,计划将绝大部分硬件替换上自家研发的 M 系列芯片。
即使这样,苹果也不过是在 2022 年勉强维持住了几乎等同于 2021 年的出货量,Canalys 发布的数据显示苹果 2022 年仅增长 1%。当然,和各家手机厂商动辄 20% 以上的降幅相比,已是相当不错。
今年 2 月 3 日,苹果发布了 2023 财年第一财季报告,2022 年 9 月 25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实现净营收 1171.54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 1239.45 亿美元下降 5%,净利润 299.98 亿美元,同比降幅达 13%。这是苹果四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同比下降的情况,打破了逆势增长神话。财报公布之后,苹果盘后股价一度大幅下跌近 4%。
苹果恐怕也增长无以为继了,更不用说中国国内的手机厂商,显然做好高性价比机型并非长久之计,还得另寻他途。
信息终端的下阶段形态
为了尽可能筑牢商业护城河,在打造性价比手机的同时,所有厂商都在尝试推出更高端的手机,激发消费者的换机热情。手机型号后缀的改变充分反映了手机厂商的雄心,Plus 变成 Pro,Pro 进化成 Ultra, 随之而来的是高端旗舰机型持续抬高的单价。
市场反馈表示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愿意买账。对于不少人来说,高端的机型只有高端的价格,并没有突破性技术带来的不一样体验,没有花钱的必要。手机厂商急需找到新技术给自己注入新血液,找到新的增长点。
不少手机厂商把宝押在 AR 和 VR 软硬件上,因为它们是实现虚拟现实融合的解决方案之一,可以给用户带来不同于手机的全新体验。纵观产业链,迄今为止有望早日量产铺开的硬件是智能眼镜,它具备轻量化和低侵入性的优势,相关技术正在被不断被攻克,已初步崭露头角。
就在 2 月 27 日,小米官宣了自家首款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称其“是一部以人为中心设计的 AR 眼镜,整机重量极轻,率先采用无线分布式计算,拥有视网膜级光环境适应显示,与手机一碰即连,支持创新微手势交互、完整大屏应用生态以及丰富互联互通场景等功能”。
▲图片来源:小米手机微博
在小米之前,各家手机厂商也发布或公布了自家研发的智能眼镜。
OPPO 在 2 月 28 日的 MWC2023 大会上也展示了自家的智能眼镜Air Glass 2,提供实时题词、翻译、导航、事件提醒以及语音转文字等功能,并且可以定制平光镜、近视和墨镜三种,适配更多用户群体。在此之前,华为也发布了自家的“华为智能眼镜”。
市场也有传闻,苹果正在研发 VR 眼镜,可能于 2023 年发布。三星也在近期向韩国监管机构提交申请,注册“Galaxy Ring”和“Galaxy Glass”两个商标。这表明三星可能会在今年推出智能戒指和智能眼镜。
除了手机厂商,各行各业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智能眼镜领域。
前有折戟沉沙的谷歌,后有扎克伯格的Meta宣布计划在2025年发布第一副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微软、爱奇艺、索尼、TCL雷鸟和联想等各领域强者都在积极推出自家的智能眼镜。还有一众多年精耕智能眼镜的 Pico、NOLO、3Glasses、爱普生、HYPEREAL等品牌持续发力,这背后少不了字节等互联网大厂的身影。
据媒体统计,入局智能眼镜领域的全球知名品牌多达几十个,且来自不同细分行业,在如今略显沉闷的市场里可算得上是一个较为活跃的风口了。智能眼镜能成吗?谁也说不清楚。目前还有很多技术瓶颈有待突破,例如电池和芯片技术,还有多硬件联动,虚拟和现实融合的呈现效果等,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经济大环境和手机天花板双重因素催促下,无论是手机厂商,还是影视、游戏和软件开发等一众行业已经等不起了,谁都不能坐以待毙,否则自己消失的时候,恐怕连一朵小小的浪花都无法激起。
参考资料:
Canalys丨智能手机市场分析统计数据
IDC丨2022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 13.2%,vivo、荣耀、OPPO、苹果、小米前五
IT之家丨消息称三星正研发智能戒指,可监测用户活动和健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丨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2% 苹果成唯一正增长厂商
IT之家丨李杰称“一加未来三年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可以为0”
中新经纬丨换机周期已超3年半,明年买手机会更便宜?
原文标题 : 一加“红米”化,小米要难受了